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5月4日,樊锦诗带着1000万人民币捐款来到北大,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,用以支持北大敦煌学研究。此次捐赠的资金包括樊锦诗近年来获得的多项奖项的奖金,在此基础上,为了使基金本金能达到1000万元,樊锦诗又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捐出。她在捐赠仪式上说道,这份奖金应该“取之有道”,更要“用之有道”,一定要使所得奖金用在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。
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,樊锦诗先生奔波半个多世纪,换来了敦煌的“容颜永驻”,被亲切称呼为“敦煌女儿”。“我心归处是敦煌”,几十年来,樊锦诗辗转于735个大小洞窟,看遍每一幅壁画、每一尊彩塑。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,到推动出台保护条例,从主持编写石窟考古报告集,到建立系统“数字敦煌”资源库,樊锦诗用大半生的驻足坚守,让敦煌文化与艺术得以走出洞窟、走向世界。为了进一步推动石窟保护,她又每年从个人工资中拿出1万元,捐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,一坚持就是近三十年。如今,樊锦诗再次带着捐款支持母校敦煌学研究,正如她在给北大学子的信中写道,“做人不能只为自己打算”,“敦煌女儿”正用实际行动,生动诠释着守一不移、薪火相传的做人哲学。
“一生择一事,一事终一生”,这是樊锦诗的人生信条,也是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的真实写照。作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,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,亦浓缩了几乎全世界的古代文明。为了呵护这份文明珍宝,一代代莫高窟人忍受孤独、心怀敬畏,放弃城市中更“体面”的工作机会,毕生同壁画彩塑作伴,为的就是与毁灭作抗争、为后人留财富,这种甘于奉献的“莫高精神”也被深深镌刻在敦煌的历史文脉之中。
历史遗迹能保存多长远,关键靠人。而眼下,考古仍是一个冷门专业,全国每年毕业生不过千人左右,愿意坐下冷板凳、专心从事考古事业的少之又少。作为一门“冷门绝学”,敦煌学研究更是陷入“始终缺人”的窘境。从这个意义上,无论是积极宣传文物保护事业,还是捐钱支持母校敦煌学研究,“用之有道”多少包含了樊锦诗对文保后继有人的无限期待。
“不觉遗憾,因为值得。”正是凭借打心底的热爱,一代代不设限的莫高窟人让敦煌文化大放光彩。而考古事业道阻且长,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与耐心,这也意味着,社会除了感动于“樊锦诗们”的崇高人生观,更要呼唤更多年轻人接力守望,续写前辈们的传奇辉煌。面对敦煌以及更多绝学“高山”,唯有热爱可抵岁月长,相信考古前辈们的奋斗故事必将打动无数年轻人,引领大家亲手参与挖掘无比绚丽的人生宝藏。
“一腔爱,一洞画,一场文化苦旅,从青春到白发。”《感动中国》在给樊锦诗的颁奖词中如是写道。期待能有更多“年轻樊锦诗”加入这场宏大震撼的文化之旅,接过文保事业的接力棒,让更多文物与文化遗产生生不息、惊艳时代。(实习记者 高源)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