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青春的书
曾听过很多人说
护士的作用不就是“打打针,送送药,给医生打打下手”吗??
其实不然
【资料图】
今天让我们通过一个采访
来认识下这群可爱的“白衣天使”们
80集团军医院有群白衣天使。
她们的脚步在洁白的病房里穿梭,她们的身影在病床与病床间流动,她们的热情在患者与患者间传递……
——采访札记
白衣天使的流动青春
高骞陈思
眼耳鼻喉口腔科。
护士长李烨带护士准时查房。
怀有7个月身孕的李烨对工作的负责让同事敬佩。
病房里的床由东向西排列,李烨每天挨个床看一遍、问一遍。
尽管她克制语速,压慢步伐,控制频率,但还是很快。
向西走的病房,有三位白内障患者,有一位刚刚结束鼻腔矫正的患者,再向西,还有一个右耳皮下囊肿,待手术治疗的患者……
每天这个时候,患者就期待着李烨和她的同事。
李烨与同事牵挂着病房里的每个患者。
十几个病房,三十多个患者,李烨挺着大肚子跟时间赛跑。
挨个床交代注意事项时,李烨总会刻意放缓语速,她怕自己说话太快,身边的护士和病床上的患者记不住。
时间,在这里是个动词
在外人眼中,这个科室的“李烨们”干什么都风风火火。
“治疗要争分夺秒,多一秒就多一份希望,每次看到病人康复出院,就觉得累的很值。”已经在科里工作12年的护士孙晓翠这样说。
上午11时48分,一位鼻腔疾病患者术后被送回病房,接到通知的孙晓翠迅速来到病房准备护理。
连接氧气与心电监护仪器,监测生命体征……
孙护士一边快速安装医疗设备,一边嘱托病人或家属注意事项,同时调整病床高度给予病人最佳舒服度。
动作有条不紊,干净利索,吸引了病房里人们的眼球。
但最让人注意的,是她的语速,快而清晰,虽然听得急,但记得住。
“这个科室人说话都快,恨不得一句变三句。”一位患者说。
护士们说,工作要高效,就要“抢”时间。
在这里,时间是“跑”的。
配药室离最近的病房有15米,最远的病房近60米。对孙晓翠来讲,每次给病人换药,不亚于一场百米冲刺。
孙晓翠说,配药要快,保证药性,要现用现兑;换药要快,病人等你。
近点的病房,她快走两步;远点的病房,她就要迈大步。
一天下来,一万多步。赶上“手术日”,三万步是最低数字。
在患者眼里,孙晓翠总是“窜来窜去”,停不下来的孙晓翠觉得自己就该这个样子。
只要病人按铃,欢快旋律响起,孙晓翠就加快脚步向病房奔去。
速度,在这里会传染
当孙晓翠在病房里忙于奔波时,护士张爱芹奋战在门诊楼的岗位上。
今年是张爱芹在门诊工作的第六年。
作为一名口腔门诊护士,她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。
口腔科作为眼耳鼻喉口腔科其中的一个专业,涉及的病理范围比较广,每天接诊病号也多,最多的时候,张爱芹一天接诊过106个病号。
看到患者疼的呲牙咧嘴,张爱芹心里不是滋味。
每次遇到这样的患者,张爱芹动作都会加快一分,尤其在器械供应上。
“检查、清理、协助、处理”是张爱芹对自己工作流程的描述。
她说,自己把每一步做的快些好些,医生就能为患者早一步做好治疗方案,患者就能早一点接受治疗,疼痛就早一点减轻。
爱叨叨是一种爱
说话快,做事快,是患者对科里护士的普遍印象。
还有一个让患者们印象深刻,就是她们的“爱叨叨”。
护士李静,是最能“叨叨”的一位。
有着12年工龄的李静,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。为了患者术后康复,李静总是爱“叨叨”。
“护士站的李姐真‘叨叨’,刚才又把我叫过去说了一遍手术注意事项,就怕我记不住。”即将进行耳部手术的某部患者小王感慨地说。
“记住了,这次绝对记住了。”一位眼部术后患者的家属连连应道。
……
在科室这些年,李静因为嘱托患者注意事项,帮助他们做好术后康复,“叨叨”过很多人。
这些人里面,有厌烦过李静“叨叨”的,有生气过李静“叨叨”的,但这些患者在康复出院时,对李静都是满怀感激。
一位术后康复的大姨对李静说过,自己以前从没意识到“交代病史”的重要性,这回多亏李静,一遍遍问自己,不然自己可能会多受痛苦……
李静也自嘲自己爱“叨叨”,不管男女老幼,都会嘱托一遍又一遍,生怕患者或家属记不住,影响治疗。
每次值班,遇到新来的病人,她都会不厌其烦的询问是否有相关病史,是否有过敏药物;每次交班,她都会根据上一班交代的患者情况,仔细对照过一遍,并在换药或者查房时,再次叮嘱注意事项。
不把手里工作留给下一班
忙,是整个科室的写照。
医生忙着出门诊、手术;护士忙着处理医嘱,配合与维护。
眼耳鼻喉口腔科包含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口腔科,所属范围比较广。
三个科,每天都要出诊,光是护理人员就需要八个人。
除去夜班轮休人员,每天在护士站忙碌的护士也就四、五个人。
十几个病房,三十多个病人,每天平均五、六台的手术,让护士们忙不暇接。
但是,在她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个认知——无论工作量多大都要全力完成,不能把自己的工作留到下一班。
护士赵辉在该科工作了五年多,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,某天她值小夜班时,接收了7名住院病人,其中还有需要择日手术的。
处理医嘱,办理住院,检查病理,持续治疗……赵辉异常忙碌。
那天,一个接一个患者,让独自值夜班的赵辉犯了难。
“当时脑海里想的就是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。”赵辉回忆道。
赵辉边安抚着患者,边填写登记,询问着相关病史情况。
办好一个患者手续,带入病房后,立马回到护士站再办另一个。
护士站“彩铃”突然响起时,赵辉还要给患者换药、拔针、写记录单。
登记完患者,护士站的数字时钟正好显示23点30分。
晚饭时点的麻辣烫在桌上早已凉透。
赵辉利用剩下的时间,将每个病人的档案进一步对照检查,汇总一起,放好位置;将值班时,患者的状态写进班报告,为患者做好治疗与护理的电子档案;将医嘱再次一一核对,确保治疗无差错。
凌晨的病房内,不时传来病人熟睡的鼾声。
赵辉与同事脚步轻轻地从第一间病房查询到最后一间,并做好记录……
回到护士站,赵辉换下白大褂。
赵辉走出值班室,穿过寂静的走廊,走出院门时,她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医院大楼,大楼灯光闪闪,她又抬头望了望天空,天空繁星点点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
标签: